缺乏意志力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他/她的生活无拘无束,甚至对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也没有任何想法和计划。他/她只知道“我想要”这三个字,却不明白究竟要如何实现预期目标,于是变得无精打采,优柔寡断。即便面对最微小的困难,这类孩子也会退缩。许多父母将这一切归因于孩子的年龄和性情特征,却忽略了孩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意志力和动力的形成阶段。如何培养意志坚强的孩子?
目录:
意志力是一个人的特征,是其控制心理和行为相对应的水平。[1] 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强大能量,旨在取得特定结果。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是孩子个体协调发展的一部分。孩子将学会管理情绪和行动,从而变得更自信、果断、勤奋。即便是一年的学生,这些品质也能让其受益良多。而成年后,这种使命感和自我克制将有助于一个人实现自己的目标。[2]
意志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养成的一种性格特征。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比较好?不要指望孩子会迅速变得斗志满满。这需要一些时间。
从小父母就要给孩子创造增强意志力的理想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应从婴儿还在摇篮时就开始“训练”他/她,教他/她学会遵守纪律和勤奋。不过,到孩子 7 – 8 岁、开始上学时,父母对孩子积极品质的系统性培养将收获成效。
在 3 岁孩子身上会明显看到一个与意志力直接相关的重要特征,即自制力。这时孩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他们不会在父母拒绝再买一个玩具时闹脾气,还会在候诊室安静地排队。幼童尚不知道勤奋的意义,但由于害怕父母的指责,因此也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过,这已算是漫长征途的良好开端了。
4 – 7 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可行和不可行有了大致概念。这时,孩子养成了有用的意志习惯和个人性格特征,如责任感、毅力和自制力。人们认为,初中时期是孩子意志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从那时起,这种个人品质将持续、积极地发展。[3]
“我一定是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忽略了什么,我很绝望。她才 8 岁(二年级),但已经让我很头痛了。女儿不想学习,除了社交网络,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只有我和她坐在一起时,她才会做作业。有重要的待办事项时,她不会执行,第二天会直接去上学。她说她什么也不懂,而且总的来说,“这些数学问题都很无聊”。我们请了一位家教来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但就连这位专业人士也毫无办法。女儿以前喜欢画画,可如今画册和颜料已经在柜子的某个角落吃灰了。老师列了长长的课外书籍清单,但女儿看到这些书的页数都很多,就立刻把书放在一边。我们试着让她去学舞蹈,但第二节课结束后,她表示自己不喜欢,说“这里所有的东西都很难”。我不知道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和坚定意志。我难道在高中前都要陪她在课桌旁坐着,为她打点一切,以免她被开除吗?”
——Elena,Vika(8 岁)的母亲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是试图将孩子打造成带有“钢铁般”意志的超级英雄。其目的不是禁止孩子哭泣或展现弱点,也不是让孩子为达目标而“不择手段”。坚强的意志力和奉献精神意味着拥有克服困难的渴望和能力,获得自信,对环境抱有积极的态度。如果孩子缺乏意志力该怎么办?
心理学家就培养儿童意志力方面向父母提出了以下建议:
纪律是增强意志力的主要工具。对于许多学龄前和小学的孩子而言,明确的日常计划有助于让他们变得更有责任心、更有条理,也更能专注于重要事项。制定包括饮食、课程和章节安排的可见时间表,有助于自动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不过,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日常计划仅仅成功了一半。父母还要有计划地监控计划表的完成情况,这一步骤不可随性而为。父母务必通过表扬和提供有效建议的方式,灵活且潜移默化地控制孩子的活动。
缺乏意志力的孩子往往都存在一个负面特征,即不愿完成已启动的任务。导致孩子半途而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误解任务、目标难以达成、懒惰倾向等。没搭建完的玩具屋可不是最糟的情况,当孩子以复杂为由拒绝自己完成功课时,才算真正的糟糕。
父母应教育孩子,绝不要半途而废。这将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起初,父母得助孩子一臂之力,但一段时间后,即便孩子不情愿,他/她也能习惯这一事实,即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缺乏意志力的孩子往往会因态度懒散而“痛苦”。他们可能会分心、不守时、健忘、焦躁不安,而这些特质会对其学业表现造成负面影响。
即便是初中的孩子,也应该明白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他/她应为自己的分数负责,这与父母无关。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高度责任感。当然,父母应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如有必要,可以提供帮助。但父母不应容许孩子逃避直接责任,将学习材料的责任转移给自己。
强迫孩子做某事不会增强孩子的意志力,反倒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因此,父母应采用更理想的方式来安排孩子的生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以实现目标。在理想情况下,孩子应发自内心地希望克服困难并实现目标。
父母应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激励孩子。虽然这不等同于用零花钱来奖励孩子做家务,但父母必须向孩子说明目标实现时,他/她会有哪些收获。
文化课是为了让人变聪明,而体育课则是为了强健体魄。干净的房间有利于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而整洁的外貌则有利于结交新朋友。
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或意识不到自身价值的人,无法展现意志力。父母应负责给孩子灌输自信。这种性格特征将大有助于成年后的生活。
在建立了信任关系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成长为自信的人。他/她不会害怕父母偶尔表现出的不满情绪。而当父母表示赞同,并在各个方面鼓励孩子做出努力,那么孩子就更容易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孩子取得成功和顺利解决问题后,父母的表扬也非常重要。应该让他/她知道这项工作完成得很好。
因道德教育而不断批评孩子,以及严格的禁令和惩罚不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和意志力的理想方法。
有时候,不负责任和缺乏执行力是父母灌输给孩子的。所有父母都希望确保心爱的孩子什么也不缺,但有时情况并不可控。如果母亲看见孩子不会做某事,她可能会立即前去帮忙。她预先知道更好的处理方法,并且不希望孩子独自应对问题。孩子会习惯这种做法,并开始认为父母应该直接“帮他们打点一切”。这样一来,孩子将完全丧失意志力,并夹杂着自卑情结。
要让孩子成长为拥有自信,愿意并能够实现目标的人,就应赋予孩子行动自由。父母不应代替孩子完成系鞋带、做作业、收拾书包等他/她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
耐心是意志力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使性格变得坚强的重要人格特质,最好从小培养。孩子必须明白,有时我们需要耐心等待,然后才能采取果断行动。耐心的孩子往往更勤奋,也更专注。
保持耐心并不容易。向孩子解释,在即将与朋友散步前等待几小时没什么大不了是没有用的。即便是成年人,有时也会失去耐心。他们在商店排队和堵车时,会表现得焦躁不安。
在家试验有助于训练年幼和年长儿童形成“等待然后获得结果”的概念。例如,可开展用盐培养晶体或种子发芽以培育植物的试验。
即便是失败,也有助于裴昂意志力和毅力。父母必须向孩子解释,“失败”不是放弃的理由,而为我们提供了改正错误、变得更好的动力。负面经历也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将教会孩子无惧困难。
如果孩子失败了(无论是学校成绩不佳还是数学竞赛名次低),父母都应表示支持,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应让孩子明白,他们可以克服困难。
父母往往会错过培养孩子意志力的理想时机,认为“孩子今后碰到困难的时候还很多,让他休息吧”。然而,这会让孩子迅速习惯一个事实,即父母对他们没有约束和期望,孩子进而会变得缺乏动力。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他们会变焦躁不安、缺乏独创精神、蔑视老师的权威、没有追求,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而到了不确定的青春期,这一切只会变得更糟。如果没有从童年时期起就重视意志力的培养,那么到了青春期,这将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最好不要推迟这项任务。
提高孩子意志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利用 7Spsy 行为矫正技术。该计划以 I.P.巴甫洛夫、B.F.斯金纳、A.A. 乌赫托姆斯基等心理学家的理论为基础。该课程将帮助孩子改变妨碍其勤奋学习和坚定实现目标的病态行为模式,从而形成有利于培养意志力的积极态度,孩子也会学会将微小的失败视为采取更多行动的动力,而不是放弃的理由。
计划持续 2 – 6 周。孩子将在远程形式下参与独立训练。届时,心理学家将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在线聊天等方式为孩子提供支持。此行为矫正计划的参与情况将完全保密,孩子的老师或朋友将不会知晓。
帮助孩子提高意志力,为他/她提供一个创造自己命运的成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