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以在一天之中完成所有计划的事情,甚至超额完成。而有些人甚至对极其重要的事情,都难以集中时间处理。事实上,并不是第一类人起得早,精力充沛,而是他们不愿将事情拖到第二天,这与第二类人大有不同。但是,如何解释这种习惯呢?这是平庸的懒惰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式?本文中给出了问题的所有答案,敬请阅读。
目录:
经常拖延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懒惰。很多时候,拖延只是后天习得的一种行为模式:习惯拖延。而拖延症患者为此受苦可不少。
心理学上,“把事情推迟”就是拖延。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是这一现象的研究鼻祖,他将拖延症分为了 5 种类型:[1]
拖延症这一问题事实上比看起来要更加严重。最开始,推迟重要的任务始于一次性的无限期推迟任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行为变成了一种习得的行为模式,再慢慢养成习惯。拖延会导致各种严重的消极后果:
典型拖延者的行为所述如下:
如果没法认清现象背后的本质,要想成功对抗拖延症会非常困难。是什么让一个人持续将事情推迟?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症患者通常有低自尊的特点。他们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一定会失败。这种心态会阻碍个人发展,而且让人缺乏处理新项目的热情。这种行为模式从小养成。在专横、严厉的父母养育下长大的人,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拖延者。他们会习惯于一种状态,比如,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受人控制,每一次错误都会受到指责。如果没有明确的外部激励,他们难以发展自我规划事务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因此,他们很难自愿承担重要的任务。[2]
如果拖延症已发展成为了一种习得性行为模式,则需要改变你的习惯。具体可以咨询心理学家,这会比较有用。
1.为第二天制定合理的行动清单
为后期制定明确的日常安排和行为清单对于拖延症患者而言非常有用。可以帮着他们建立自律。
为了高效利用每一天,合理规划事物安排:重要事情先做,不太紧急的事情随后做。这种方法可以帮你学会如何制定优先事项,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2.在自己周围营造一个工作环境
周围的干扰越少,办事效率快又好。营造一个基本的工作环境:若有可能,断开网络,或者将手机推送通知调成静音。试着把电话通话暂停一段时间。专注眼前的工作。
3.短暂休息
拖延症患者在工作时容易分心,之后他们试图弥补失去的时间。
不要让自己一直工作——这一动机非常不好。必要时需要休息。定期切换到另一个活动,然后“重新启动”。可以试着进行让人心情愉悦的户外散步,而不要把时间用在社交媒体上。
4.不要想着让所有事情都尽善尽美
健康的完美主义是积极有用的,但是有时候,也会成为障碍。要想所有的事情都达到完美,那很难让自己在过程中有适当的放松和享受。
学会放松。试着不要将自己限制在“完美”的严格界限内。
5.学会纠正错误
有时,没有完成的任务会激起一种强烈的内疚感,这会让自己花费情感力量去处理这种负面情绪。
即使自己没能控制住自己,没能按时完成任务,也不要称自己为失败者。犯错并不意味着失败。再试一次,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行动,改善现状。分析自己的缺点,消除那些妨碍自己高效工作的因素。
6.使用 7Spsy 行为矫正技术
将事情推迟其本身并不是什么弊病。但有时候,自我管理也经不起现实的考验。不要认为每件事都会自行解决,否则你的日常生活将永远被拖延和懒惰牵着走。参加七大心理行为修正法的心理培训。该课程是基于 I.P.巴甫洛夫、B.F.斯金纳、A.A.乌赫托姆斯基等人研究理论的行为心理学专利方法。
通过培训,可以帮你改变自己的习惯,阻止懒惰,避免不断推迟重要的事情。你将掌握一种健康的行为,帮助自己建立自信,言必行,行必果。有能力处理最复杂的项目,而且按时完成。
7Spsy 行为矫正技术培训课程的最长设计学时为 6 周。该课程采用远程培训模式,可帮助你最有效地计划每一天。你可以选择方便的时间,与心理学家一起工作。培训专家将通过电话、邮件和在线聊天的方式解决你的所有难题。你无需告诉任何同事你正在参加课程培训——所有内容均采用严格保密制度,不会影响你的声誉。